字词理解
字词理解
句子理解
内容理解
100

100

揖(yī)予

向我拱手施礼

100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100

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述游罢就寝后梦中所见——道士化鹤。

200

200

呜呼噫嘻

这四个字都是叹词

200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昏昏入睡了。

200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向读者暗示了什么?

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

(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

300

戛然

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

300

畴昔之夜

昨天晚上

300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

300

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如梦,以此结尾意味深长。

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400

须臾

过了一会儿

400

非子也耶

不是你吗?

400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400

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赋是作者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所作。文章着重写山,写冬景,但景象凄凉可怕、惊险恐怖、迷离恍惚,衬托出作者悲伤的心情;末尾写梦境,道士化鹤给文章笼罩上飘渺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想逃避现实消极处世而又无法逃避的矛盾心理。也抒发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怀。

500

羽衣翩仙

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

500

寤(wù)

500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500

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可以从写景、抒情、叙事、思想主题方面分析)

1)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 

2)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

3)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4)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则有乐有悲,但乐观旷达存焉,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间世?

5)在《赤壁赋》中,苏轼把人生须臾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而在《后赤壁赋》中,则既无“情”,也无“理”,而把一切归之于空。以“不见其处”戛然而止,又留下了无限的空白,启发人去思索这“空”背后的内容与意义。

M
e
n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