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大考歷史
102大考歷史
103大考歷史
104大考歷史
105大考歷史
100
一位民意代表主張:「今日臺灣發電條件豐富,政府應研究鐡路電氣化的可能性,其經濟效益可提高人民所得。」主管交通的官員答覆:「關於鐡路電氣化問題,美援會研究認為需再慎重,本案中央繼續研究中。」這位民意代表最可能是: (A)1930年代,街庄協議會的議員 (B)1960年代,臺灣省議會的議員 (C)1980年代,立法院的立法委員 (D)1990年代,國會中的國大代表
B 本題可從題幹中的關鍵字「鐵路電氣化」和「美援會」來判斷。鐵路電氣化是「十大建設」之一,為1970年代政府投入國家基礎建設工程重要的一環,西部幹線鐵路(基隆到高雄)全面電氣化,1979年7月1日完工。而「美援」早於1948年開始,政府成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負責處理,在中國大陸情勢逆轉下停止,至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才恢復對我經濟援助,直到1965年結束。美援成為戰後臺灣重要的經濟資金來源,協助臺灣進行重建與發展,包括電力、工礦、運輸、石門水庫等公營、民營事業。美援結束後,美援會改組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建會)。故從時間判斷即可知(B)1960年代為正解。
100
近代亞洲曾經爆發一場戰爭,交戰雙方都使用西方軍事技術及裝備。原本列強認為雙方旗鼓相當,但人口、土地均居下風的國家,因維新政策成功,反而戰勝,頗出各國意料。這場戰爭是 (A)日本打敗中國的甲午戰爭 (B)以色列勝埃及的六日戰爭 (C)越南擊敗美國的解放戰爭 (D)印尼擊退荷蘭的獨立戰爭
A (A)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原本西方認為中日勢均力敵,沒想到新興的蕞爾小國日本竟打敗雖國勢下滑但廣土眾民的中國,歸咎原因,中國自強運動僅著眼於軍事,不似日本從政治體制上改革,因此中國無法動員全國力量,導致落敗,故之後的戊戌變法才會從體制上下手;(B)1967年,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戰勝蘇聯支持的阿拉伯國家(埃及、敘利亞、約旦等),雖然以色列人口、土地居下風,但以色列並沒有維新改革;(C)美國自1961年派兵對抗北越,因為美國與北越國力差距甚多,美國起初以為會十分順利,沒想到卻耗損大量時間、人力、戰費,最後在1973年退出越戰,1975年北越殲滅南越;(D)二次大戰結束後,印尼旋即爆發獨立戰爭,對戰前殖民母國荷蘭,雙方互有勝負,但當時國際盛行民族自決原則,亞非殖民地紛紛獨立,在國際輿論與壓力下,1949年荷蘭讓印尼獨立。四選項中只有(A)日本有進行維新政策,為正解。
100
.一份民間刊物針對臺灣當時的政治現況提出幾點呼籲,包括:政府應依據憲法行政、總統不可擴權、總統不應連選連任;政府應保障基本人權,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要求政府應當准許成立其他政黨;以及軍隊國家化。這份刊物最可能是: (A)1910年代的《新青年》 (B)1920年代的《臺灣青年》 (C)1920年代的《臺灣民報》 (D)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
D根據題幹「反對總統擴權、連選連任」、「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等線索來判斷,此段敘述應為1950、1960年代臺灣威權體制時期的批評時政言論。(D)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主張《憲法》落實地方自治、保障基本人權、反對強人威權體制,特別是總統擴權行為,故為正解。(A)《新青年》是民初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創辦的雜誌,目的為介紹新思想,挑戰了中國傳統價值,和題意無關,故為非。(B)(C)則為日治時期臺灣人所創辦的雜誌,藉以表達臺人的政治要求,但不可能出現總統擴權、國民黨專政等字詞,時空背景不符,故亦不選。
100
29. 十六世紀以後,英國對外貿易成長,促成毛紡織業快速發展,羊毛價格上漲,牧羊業獲利豐厚,10英畝牧場的收益超過20英畝的耕地。地主為追求利益,紛紛收回農民土地,改作放牧之用,引發「圈地運動」,致使農民無地可耕。十七世紀後,圈地的範圍越來越大,農民生計大受影響,但英國並未發生食物短缺現象,經濟仍可持續發展,主要的原因為何? (A)長期內戰使人口銳減,減少糧食消費 (B)從北美殖民地進口,以滿足糧食需求 (C)大批移民移往北美,英國不缺乏糧食 (D)大量人口死於瘟疫,故糧食需求減少
B 根據本題題幹所指,由於「圈地運動」使得耕地與農民數量雙雙減少,理應會發生「食物短缺現象」,但結果並未發生此一現象,且英國的「經濟仍可持續發展」,這可能與英國打敗荷蘭等國,獲得北美東部不少新的殖民地後,既擁有新原料產地與新市場,也可以此區域來大量生產糧食作物有關,這些都有可能解決英國本地的糧食短缺問題。根據上述說明,正確答案以(B)選項「從北美殖民地進口,以滿足糧食需求」最為合適。關於英國的「圈地運動」最早可追溯自15世紀末,因為當時羊毛的利潤高,故不少地主將農地用籬笆、柵欄圈禁來養羊,變成私有的大牧場。17世紀後期,英國國會通過大量的圈地法案,使圈地運動愈來愈盛行,許多農民因為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轉而進入城鎮工作,進而提供工業生產的勞動力。其次,英國自16世紀末起因多次對外戰爭擊敗荷蘭後,陸續占據北美東岸,至17世紀初時,今美國東北部已有英國移民聚落出現,並從事農業開墾工作。另外(A)選項「長期內戰使人口銳減,減少糧食消費」不選之因,在於17世紀後的英國並未發生長期內戰,僅發生1642-1646年的清教徒革命與1688年不流血的光榮革命。至於(C)選項「大批移民移往北美,英國不缺乏糧食」,雖然也有可能,但移民多為清教徒,人數比例相較而言偏低,亦非題意之主因。另外,(D)選項的「大量人口死於瘟疫,故糧食需求減少」,由於當時並未發生大規模的疾病瘟疫,且距離十四紀中葉的黑死病肆虐又較久,亦非正確答案選項。
100
一 位 德 國 人 旅 行 某 地 時 , 寫 下 :「 這 裡 有 奇 妙 的 園 林 、 寶 塔 、 大 理 石 橋 , 一 切 都 接 近 盡 善 盡 美,世 界 沒 有 任 何 地 方 可 以 與 之 相 比。但 是 數 千 個 英 國 人 能 在 七 天 內 將 之 徹 底 毀 壞 。 」 這 位 德 國 人 描 述 的 最 可 能 是 : (A)1840年 英 軍 攻 打 舟 山 群 島 (B)1860年 英 、 法 劫 掠 圓 明 園 (C)1863年 , 英 艦 炮 轟 鹿 兒 島 (D)1868年 , 英 軍 攻 擊 安 平 港
B 題幹所述是英國對「園林」的破壞。圓明園是當時清皇室刻意建立的名園
200
媒體報導:「波蘭國會於本月中通過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案,波蘭預定在三月間與捷克及匈牙利同時成為北約新會員。」這則報導出現的時代背景為何? (A)二戰結束時,美蘇兩國在東歐對峙,美國拉攏波、捷等國加入北約 (B)韓戰結束後,法國欲擴大在歐洲勢力,企圖說服東歐各國加入北約 (C)越戰爆發時,西歐欲打擊華沙公約組織,勸說波、捷等國加入北約 (D)蘇聯解體後,東歐向西方靠攏,波、捷、匈牙利等國家欲加入北約
D 由題幹可知,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已經決定加入北約,然此種情況不可能發生於戰後民主集團與共產集團強烈對立的冷戰時期。北約成立於1949年,是冷戰時期民主集團用以對抗共產集團的軍事結盟。戰後波、捷、匈三國不僅轉型成共產國家,亦加入1955年成立的華沙公約組織,與北約抗衡。由於韓戰、越戰皆在冷戰期間爆發,而二戰結束時,北約尚未成立,三國也不可能加入,故(A)、(B)、(C)皆與事實矛盾。1980年代末期,冷戰趨於結束,隨著東西德統一與蘇聯解體,共產集團也宣告瓦解,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等國政府亦相繼改組,並於1999年加入北約,故答案為(D)。
200
基督教會自「某個事件」開始,經常以宗教審判和贖罪券兩種方式強化教會的領導地位。宗教審判用以處罰危害教會的異端;贖罪券則用於酬謝參與打擊異教徒者,可免除死後審判。上述所說的「某個事件」是 (A)諾曼人入侵 (B)十字軍運動 (C)黑死病盛行 (D)東羅馬滅亡
B 本題重點在「異端審判」和「贖罪券」。中世紀教會為鞏固權威,利用宗教裁判所,透過沒收財產、鞭笞、監禁、火刑等刑罰消滅異端。贖罪券則源於「代贖」觀念,教會頒贈贖罪券始於十字軍運動時代,烏爾班二世號召信徒參與「聖戰」,信徒可以獲贈贖罪券,洗去罪罰。之後資助十字軍、教堂寺院、醫院或是教會財務者,也可獲得贖罪券,演變成為募集資金的工具。四選項中,(A)諾曼人入侵指1066年入侵英格蘭事件,結束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與異教、異端無關;(B)十字軍運動乃因伊斯蘭教徒控制聖地耶路撒冷而發起,此時教宗的權勢達到顛峰,之後更從對付異教擴大到對付異端(如1209年教宗發起十字軍攻打法國南部的異端阿爾比教派);(C)十四世紀黑死病襲擊歐洲,患病者不分階層,教士也無法倖免,削弱了教會的權威,造成當時歐洲社會對基督信仰產生懷疑,由於無法解釋病因,有些人便怪罪乞丐、猶太人、異教徒、女巫等,當時雖對異端和異教更為嚴厲,但是打擊異教的宗教裁判所的成員為教士,不需要用贖罪券酬謝;(D)東羅馬亡於鄂圖曼土耳其之手,信奉伊斯蘭教的鄂圖曼土耳其人雖然推廣伊斯蘭教,但仍容許其他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教徒保留自己的信仰,並沒有處罰和打擊的行動。故答案為(B)。
200
幾位同學考察「臺灣考古遺址分布圖」時,發現臺灣西部海岸很少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各人紛紛推測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下列哪個說法最合理?(A)西部人口稠密,開發過速,遺址遭破壞殆盡 (B)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臺灣,遺址遭到破壞 (C)西部海岸河口沙洲發達,史前人類活動困難 (D)因斷層經過,地震頻繁,史前人類無法定居
A臺灣西部地區在二十世紀之後迅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便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遭到破壞,故(A)最為合理。(B)二次大戰時,臺灣受到盟軍轟炸的地區以西部主要都市、軍事設施和港口為主,西部地區並未遭到全面的破壞,故不選。(C)若環境導致史前人類活動困難,只會影響遺址分布的範圍,不至於影響遺址的形成,故不選。(D)雖然臺灣地震頻繁,但是震度七級以上的地震約數十年甚至百餘年才會發生一次,且時間、地點也不相同,不至於影響史前人類的定居生活,故不選。
200
32. 史家討論希臘時期政治領袖亞歷山大時,有不同的看法: 甲:亞歷山大的成就非凡,奠定了日後羅馬帝國統治與基督教傳播的基礎。 乙:亞歷山大野心勃勃,所到之處,攻城略地,屠殺守軍,將婦孺轉賣為奴。 我們應當如何認識這兩種看法? (A)甲乃討論其影響;乙則陳述其作為 (B)甲陳述相關史實;乙則評價其功過 (C)甲反映當時人看法;乙為後世評論 (D)甲乙均持正面態度,肯定亞歷山大
A歷史解釋與歷史理解的差異,在於歷史解釋會有主客觀成分,尤其主觀的認定是較避免不了的。而歷史事實則強調客觀的將史實呈現,或根據史料持平地說明其對後世的功過影響。因此,藉由史實記載與言論用詞的內容,可判斷其主客觀與否及正反方立場為何。根據本題題幹所述的「甲」、「乙」兩段看法,其中「甲」所呈現的敘述,應是針對亞歷山大的「功過評價」、「後世評論」、「影響討論」,且較持正面態度,來肯定亞歷山大,如:「成就非凡」、「奠定……基礎」等敘述皆有此意。至於「乙」所呈現的敘述,則是針對亞歷山大來「陳述作為」、「陳述相關史實」、以及「反映當時人看法」,內容較充滿負面的看法,甚至是在否定亞歷山大,如:「野心勃勃」、「屠殺守軍」、「將婦孺轉賣為奴」等句皆有此意。綜上所述,僅有(A)選項「甲乃討論其影響;乙則陳述其作為」能完全符合題意。
200
某 次,中 國 政 府 派 兵 前 往 國 外,全 軍 包 括 軍 官 與士兵 等,共 約 28000 人,並 設 置 醫 官 、 醫 士 、 通 譯 、 買 辦 等 職 官 。 拜訪了 30 多 個 國 家 和 地 區 , 途 中 曾 與 某 國 發 生 衝 突 ,指 揮 官 帶 領 官 兵 破 城 , 生 擒 該 國 國 王 及 家 屬 ,送 回 京 師 。這 是 : (A)漢 代 , 張 騫 出 使 西 域 (B)宋 代 , 富 弼 出 使 漠 南 (C)明 代 , 鄭 和 出 使 南 洋 (D)民 國 , 國 軍 前 往 滇 緬
C 題目關鍵字有:派兵近三萬人前往國外、攻破他國城池、俘虜該國國王,由這些關鍵 字,可刪除(A)張騫當時不可能派兵近三萬、(B)富弼出使,不可能攻擊該國國家、(D) 滇緬並非國家。
300
一位商人自述:家中原本頗有積蓄,曾經擁有一家運輸公司。後因為投資股票,一夜之間,家財全部化為烏有。他為了養家活口,只得到碼頭當搬運工,但工作並不固定,收入有限。許多朋友則因無法繳付房貸,住家遭銀行查封,只得跟許多人一起在公園搭帳棚,領失業救濟金,不相信政府能解決他們的困境。這種情形最可能是: (A)1800年拿破崙戰爭後的巴黎 (B)1918年第一次大戰後的倫敦 (C)1932年經濟蕭條時期的紐約 (D)1950年第二次大戰後的上海
C 此題解答的關鍵字是「投資股票,一夕之間,家財全部化為烏有」,這是美國1930年代發生經濟大恐慌(或稱大蕭條)的情景。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身為協約國的債權國,國內又未受戰火摧殘,經濟生產力大幅提升,使1920年代的美國經濟呈現一片榮景。然而過分樂觀的結果,卻使美國股市逐漸泡沫化,終於導致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許多投資人一夕之間資產化為烏有,失業率也節節攀升,符合題幹的描述,故正確答案為(C);(A)拿破崙於1799年推翻督政府,擔任法國第一執政官。拿破崙執政後,推動經濟建設,扶植工商業發展,並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與題幹描述的經濟不景氣不符,故不選;(B)英國在一次大戰前原是世界金融重鎮,也是世界霸權的中心,但一次大戰使英國傷亡慘重,又因向美國大量借款,經濟大受影響,戰後英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拱手讓給了美國,與題幹中因股市崩盤造成的經濟衰退不符,故不選;(D)1950年上海已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之下,雖然經濟尚不穩定,但沒有失業潮的情形,共產社會也不會有繳不出房貸而住家遭查封的情形,故不選。
300
一本書的作者批評當時的社會現象,指出:世人喜歡利用祖先彰顯自己,例如王家已經遷居本地數代,但王某詩文集中卻仍標示百年前的祖籍,以證明家世顯赫。這本書最可能是 (A)漢代《風俗通義》 (B)唐代《史通》 (C)南宋《夷堅志》 (D)清代《皇朝通考》
B 從題幹中「利用祖先彰顯自己」、「標示百年前的祖籍,以證明家世顯赫」,可知此社會現象為標榜門第;而從「標示百年前的祖籍」可知在百年前即盛行標榜門第,並延續至題幹所說的時代。中國自東漢晚期以後,經學世家逐漸發展為累世公卿,至魏晉南北朝實施九品官人法,士人更強調其家世,形成門閥士族社會,門第觀念嚴明,此現象一直延續到唐代,唐太宗時還為了打擊士族門閥而編纂《氏族志》,欲以官爵取代門第,作為評定地位高下的標準,然而士族地位根深蒂固,一時之間仍無法動搖,武后時重視進士科,漸以科舉出身者取代士族,士族才逐漸凋零,到唐末黃巢之亂時受戰火摧殘而沒落。(A)漢代未有標榜門第的現象,故不選;(B)唐代仍延續魏晉南北朝以來標榜門第的風氣,雖然經過數代以後,家族可能已遷居別地,但仍以原鄉祖籍的門第自我標榜,為正確答案;(C)(D)南宋及清代士族已沒落,由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取而代之。
300
某人參訪都城後,認為首都氣象萬千、地理形勢佳,唯須仰賴東南的糧食。他說:前朝雖重修大運河,但糧米主要以海路運輸;本朝重新疏通運河,以利南方米糧北運。這是何時的首都? (A)東漢洛陽       (B)唐代長安 (C)宋代汴京       (D)明代北京
D隋代曾修築廣通渠,使首都長安能與黃河運輸連接,並且開鑿通濟渠、邗溝與江南河,讓黃河與淮河、長江的運輸接軌。為了攻打高麗,隋煬帝又修建永濟渠直通今天津、北京一帶,以利物資輸送。唐朝時,東南地區已成為帝國財賦要地,糧食亦經由運河輸往長安。而北宋之所以定都黃河下游的汴京,也與其鄰近通濟渠起點有關。到了元代,由於隋朝鑿建的運河已阻塞不通,忽必烈為使大都(今北京)能順利取得南方物資,便開鑿聯繫南北的大運河。該運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是帝國的經濟動脈,元朝之後的明、清兩朝也不斷增修運河並維護其暢通,故(D)明代北京最符合題幹所述。(A)東漢尚未開鑿運河,故不選。(B)唐代長安依賴廣通渠聯繫黃河運輸、(C)宋代汴京依賴隋唐時期的通濟渠舊道與南方聯繫,大運河尚未開鑿,故不選。
300
37. 資料一:漢初的諸侯國有自己的朝廷、軍隊,可自行任命官吏,向人民收稅,但丞相由中央派任。 資料二:漢初法律文書記載,皇帝禁止不同諸侯國的人民相互通婚,士人不可以游仕諸國。 綜合兩則資料,最能說明漢初哪種現象? (A)皇帝鼓勵諸侯推行地方自治 (B)皇帝與諸侯的權力關係緊張 (C)諸侯重視人民維持血統純正 (D)諸侯強調人民應當安土重遷
B根據本題資料一之敘述,完全符合漢初「郡國並行」制的情形,所謂「郡國並行制」,是指帝國的郡縣中有一部分由皇帝直接管轄,另一部分郡縣則由諸侯所管轄,擁有軍隊、徵稅、任命官吏等等權力,因而形成了割據之勢,這是漢初,為了避免動盪,與民休息的一種妥協方式。另外根據資料二「皇帝禁止不同諸侯國的人民相互通婚,士人不可以游仕諸國」的情況。則是中央朝廷不願各地諸侯,互相連結,對抗朝廷的事情發生,所以才會有此律法的規定。故(A)、(C)、(D)等選項皆與兩段資料所述內容不符。故(B)選項的「皇帝與諸侯的權力關係緊張」符合題幹敘述的題意。
300
.民 國 50 年 代 ,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開 始 推 動 「 外 交 下 鄉 , 農 業 出 洋 」 的 國 際 合 作 計 畫,邀 請 非 洲 友 邦 領 袖 來 臺 參 訪 農 村,也 派 出 農 業 專 家 與 援 外 技 術 團 隊 到 非 洲。 這 個 計 畫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 (A)爭 取 非 洲 國 家 支 持 中 華 民 國 在 聯 合 國 的 席 位 (B)開 發 當 地 天 然 資 源 , 供 應 中華民國 所需原料 (C)輸 出 民 主 制 度 , 促 進 非 洲 當 地 政 治 的 現 代 化 (D)推 廣 中 華 民 國 成 功 經 驗 , 體 現 儒 家 學 說 價 值
A 題目給予關鍵時間:民國50年代(西元1960年代)正是非洲地區大量殖民地國家成 立的時間點(1960年代號稱「非洲獨立年」),也是台灣外交處境日益艱困之時,因 此中華民國政府以外交援助方式,希望非洲國家,能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 席次。
400
一位官員指出:為紓緩巿場銅錢不足問題,政府應當禁止民間鑄造銅器。經大臣討論後,向皇帝建議:除銅鏡之外,禁止民間以銅為原料,鑄造器物。此事最可能發生於: (A)秦朝,統一六國後,為促進商業活動,鼓勵民間自鑄銅錢 (B)西晉,因漢末大亂後,百廢待舉,政府希望擴大銅錢流通 (C)晚唐,因商業漸繁榮,貨幣不足,必須確保銅錢供應充足 (D)清中期,因白銀流失日趨嚴重,朝廷下令,擴大銅錢流通
C 安史之亂以前的中國仍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安史之亂後因均田制遭破壞,土地私有化漸次發展,農民開始為供應市場消費而生產,而有農產商品化的出現,使產業逐漸形成特產專業分工,市場交易進而活絡,產生貨幣不足的情形。(A)、(B)的朝代皆是在安史之亂前,非正解;(C)安史之亂後,因市場活絡,貨幣供給吃緊,唐代主要的貨幣為銅錢,因而有銅禁的措施,類似的措施在宋代也多次頒布,直到銀逐漸成為主要交易貨幣才「銅禁漸弛」;(D)明中後期,銀已躍升為主要貨幣之一,而出現「銀銅複本位」制。清中期因白銀外流,出現「銀貴銅賤」的情形,此時銅錢相對價格下跌,無不足問題,非正解。
400
一位政治人物呼籲:全國各黨各派要放棄歧見,停止內戰及一切敵對行為;大家應當團結一致,抵禦外侮,集中力量來奮鬥救國。這種說法應是(A)曾國藩對太平天國將領的招降公告 (B)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時的登基宣言 (C)九一八事變以後毛澤東的抗日聲明 (D)抗戰勝利後蔣中正號召團結的主張
C該位政治人物反對內戰,主張各方團結一致抵抗外國勢力,可推斷其為內戰弱勢的一方,企圖以中國正遭受外來威脅為由停戰。(A)曾國藩高舉挽救儒家文化的旗幟,以弭平太平天國為目標,不可能同意太平天國與清帝國同時存在;(B)袁世凱稱帝之初,中國內部雖有北洋軍與護國軍交戰,但未有迫切的外來威脅,故不選;(C)九一八事件爆發,日本正加快侵略中國的腳步,而當時遭受國民政府多年圍剿的中共亦是處境艱困,毛澤東因此號召團結統一,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正確答案;(D)抗戰勝利之後,中國為戰勝國,主要外患日本已經戰敗投降,並無迫切的外患問題,故不選。
400
一位外國軍官在家書中提到:我們如果能攻下這座城市,將可以就近補充煤炭。但該城的砲臺頗為堅固,據說是德國工程師設計的,而且中國指揮官帶來自己一手訓練的部隊,地方士紳也組織民兵投入戰場,戰爭可能不會太順利。這位外國軍官所參加的戰爭是: (A)1840年鴉片戰爭 (B)1860年英法聯軍 (C)1874年牡丹社事件 (D)1884年中法戰爭
D從題幹中得知「補充煤炭」為此次戰爭重要的原因之一。(A)鴉片戰爭導因於清帝國欲禁絕鴉片,英國便以「商務糾紛」為由開戰,故不選。(B)1860年的英法聯軍導因於英、法公使帶兵前往北京換約,受清廷阻撓,因而爆發戰火,故不選。(C)牡丹社事件是日本藉清廷無法有效統治臺灣「番地」,因而出兵,故不選。(D)1883年清帝國與法國因越南問題發生戰爭,1884雙方曾一度展開和談,但談判破裂,法軍因而攻閩南、臺灣。清廷因而派劉銘傳來臺督辦軍務,劉銘傳一方面從自身的淮軍體系中帶來一百多名的士兵,另一方面則徵募臺灣的鄉勇民團與法軍作戰,故選(D)。
400
41. 歐洲某國外交官員向其駐在國政府遞交一份文書,要求該國政府命令臺灣地方官員嚴辦士紳騷擾、侵害教士案件,並要求賠償禮拜堂房屋與家具損失。這份文書最可能出現於何時?(A)1830年代,英商務監督照會福建巡撫 (B)1850年代,法國領事照會臺灣府知府 (C)1860年代,英駐華公使照會總理衙門 (D)1910年代,法駐日公使照會日本政府
C根據題幹所指「某國外交官員向其駐在國政府遞交一份文書」、「要求該國政府命令臺灣地方官員嚴辦士紳騷擾、侵害教士案件」、「要求賠償禮拜堂房屋與家具損失」等敘述,可以判斷時間點應在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以後。因為在1860年以後,臺灣根據中英法〈天津條約〉之規定,正式開放臺灣為通商口岸,共計開放:安平、淡水、基隆、打狗等四港,並設置海關由西方人管理貿易事務。開港後,外國領事進駐臺灣,設立領事館做為處理通商、外交等事務的單位。由於(A)、(B)選項之時間點都早於1860年,所以皆非正確答案選項。而(D)選項「1910年代,法駐日公使照會日本政府」的敘述,與題幹亦無直接關係,且在日本據臺初期,因為實施嚴格的社會控制措施,亦無發生重大教案事件及引起外國抗議之情事,所以也不選。綜上所述,僅(C)選項的「1860年代,英駐華公使照會總理衙門」符合題意。
400
兩 個 鮮 卑 大 臣 議 論 國 政 時 發 生 爭 執,一 人 口 操 漢 語,引 用 儒 家 理 念 發 表 議 論, 另 一 人 責 駡 他 為 「 漢 兒 」 。 這 個 現 象 最 早 可 能 發 生 在 : (A)北 朝 後 期 , 實 施 漢 化 改 革 政 策 後 (B)隋 、 唐 前 期 , 種 族 融 合 形 成 之 後 (C)五 代 十 國 , 契 丹 南 下 打 草 穀 之 時 (D)北 宋 初 年 , 北 亞 民 族 南 下 中 原 時
. A 鮮卑大臣們就漢與鮮卑之語言文化起爭執,且對漢文化持貶抑態度,(A)為北朝後期北 齊王朝之現象。
500
一位統治者自述其生平事蹟:「19歲那年,國家受到奸黨蹂躪,是我招募軍隊,打敗奸黨,才重建和平。元老院選我為執政官,控制所有權力,但我拒絕獨裁,不僅恢復了許多逐漸沒落的傳統,也為後代子孫立下許多典範。」這位統治者最可能是: (A)亞歷山大大帝 (B)羅馬將領凱撒 (C)羅馬皇帝屋大維 (D)羅馬皇帝君士坦丁
C 題幹中的「元老院」制度施行於羅馬王政、共和、帝國時期(不同時期握有實質權力不同)。(A)亞歷山大大帝崛起於希臘半島的馬其頓王國,非羅馬地區,非正解;(B)凱撒是羅馬共和時期著名的將領,他在內戰中打敗群雄取得勝利,並宣布自己成為終身獨裁官,最後被醉心共和的人士所刺殺,與題幹「拒絕獨裁」不符,非正解;(C)屋大維(前63〜14年)為凱撒的養子,在凱撒遭刺殺(前44年)後結束羅馬混亂,恢復秩序,亂平後,他解散軍隊,依羅馬共和的傳統重新被選為執政官,儘管之後他實質掌有政治、司法、宗教和軍事大權,但他始終以「第一公民」自稱,其統治政策開啟羅馬帝國的盛世「羅馬和平」,符合題幹所述,故為正解;(D)君士坦丁為羅馬帝國後半期的皇帝,此時帝國制度已然確立,執政官由皇帝委任而非元老院選舉,與題幹不合,非正解。
500
一位國家元首在議會中表示:統治者應當傾聽上帝的意旨,而不受制於法律。他認為自己是人民的主人與父親,可以主宰臣民的生死。他應當遵守與上帝的誓約,無須經過議會便可自行制訂法律。這位元首是 (A)一世紀羅馬統治者奧古斯都 (B)十七世紀的英王詹姆士一世 (C)十九世紀初法蘭西皇帝拿破崙 (D)十九世紀末的德皇威廉二世
B題幹反映的是「君權神授」的概念,(A)屋大維恢復凱撒死後的混亂,元老院奉上「奧古斯都」稱號,雖然權力與皇帝無異,但他仍自稱為「第一公民」,避免觸碰羅馬共和轉化成帝國的敏感之處,不可能有如此專斷的想法;(B)中世紀時歷代教宗不斷強調「教權至上」,認為教宗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透過教宗賦予世俗君主權力,象徵君主統治權源自上帝,受教宗加冕的查理曼與鄂圖一世便是著名的例子。但隨著民族王國的興起與宗教改革運動,使世俗君主的權力漸漸伸張,「君權神授」的概念轉換為「君權」是上帝的直接授予,所以君王的作為不需任何人過問,有絕對的君權,以法王路易十四、英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為代表,故為正解;(C)拿破崙的皇帝加冕儀式上,拿破崙自行戴上皇冠,否定君權神授的概念;(D)德皇威廉二世雖支持君權神授、絕對君權,但此時德意志帝國議會的權力越來越高漲,威廉二世的政策須透過立法取得正當性。
500
一個民族在中國建立政權後,國君諮詢學者,以了解統治中國之術。一位漢人建議:「為政應以原本法令為主,並參酌中國制度」。這種說法引起該民族的王公大臣反對,認為中國僅是帝國的一部分,不必重視,而統治者也不需採用亡國者的制度。這個統治民族是: (A)女真    (B)鮮卑     (C)契丹    (D)蒙古
D題幹可知此為外族在中國建立政權,且該族的帝國龐大,中國僅為其一部分。在對漢文化的接受度中,(A)女真建立的金對漢文化接受度最高,其次為(C)契丹建立的遼,兩者皆採用二元治理,以漢制管理漢人,且當時與其對立的北宋、南宋尚未亡國,非正解。(B)鮮卑族在南北朝時建立的政權,屬滲透王朝,與漢人士族合作治理,胡漢界限逐漸模糊,對漢文化接受度高,如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與題幹所述不合。(D)蒙古西征後,在中亞、西亞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包括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而忽必烈則在1271年建國大元,並進而滅南宋,元世祖忽必烈雖曾任用漢人謀士,但是蒙古王室自信心強,漢化不深,雖然採取二元統治,但是為「蒙古至上主義」的統治方針,歧視漢人。
500
47. 某一個國家,到1930年代末期時,仍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工業生產水準還未能恢復1910年時的標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國又受到嚴重破壞,不僅2/3的國土被佔領,工業生產也連年下降,1944年的工業生產總值只有1938年的40%。這個國家是: (A)中國 (B)美國 (C)蘇聯 (D)法國
D依據本題引文所述:「到1930年代末期時,仍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工業生產水準還未能恢復1910年時的標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國又受到嚴重破壞,不僅2/3的國土被佔領」、「工業生產也連年下降,1944年的工業生產總值只有1938年的40%」等敘述,其中「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此句可以排除當時未受到「經濟大蕭條」波及的(C)選項「蘇聯」,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2/3的國土被佔領」此句也可排除(A)選項「中國」、(B)選項「美國」與(C)選項「蘇聯」。其中,美國國土僅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受到偷襲攻擊外,其餘領土皆未被波及,而中國與蘇聯的領土,皆未被日本或德國佔領達2/3以上。綜上所述,(A)「中國」、(B)「美國」、(C)「蘇聯」等三選項皆不符合題意,所以皆不選。而二戰時期的法國,在1940年6月,受到德軍猛攻,致使法軍節節敗退,同時義大利亦趁機侵入法國南部。在歷經敦克爾克大撤退後,西歐沿岸被德國掌控,亦使法國軍力大損。後來德軍甚至進占巴黎,法國政府遂向德國宣布投降,並接受嚴苛的停戰協定,包括遣:散法國軍隊、交出法國艦隊,並由德國占領法國超過一半的領土。法國在投降之後,其北部由德軍占領統治,南部則由德國扶植在法國中部的維琪傀儡政權,成立一個親德的極權政府,而法國第三共和(1871~1940年)亦就此結束。根據上述史實之說明以及其他選項之不合理,故(D)選項「法國」為較符合題意之正確答案。
500
一 個 經 濟 發 展 程 度 較 高 的 國 家 常 會 利 用 各 種 手 段,將 其 鄰 近 地 區 的 經 濟 生 產 內 容 導 引 至 為 其 提 供 廉 價 原 料 和 勞 動 力 的 方 向 。 以 下 在 1930 年 代 發 生 的 幾 個 事 件 中 , 何 者 最 足 以 說 明 這 種 經 濟 發 展 模 式 ? (A)臺 灣 總 督 府 推 動 臺 灣 工 業 化 , 建 立 工 業 (B)甘 地 反 對 食 鹽 公 賣 制 度 , 號 召 自 行 曬 鹽 (C)中 國 與 列 強 交 涉 , 關 稅 自 主 , 裁 撤 釐 金 (D)羅 斯 福 推 動 新 政 , 發 展 公 共 事 業 及 農 業
A 題目中提到經濟化程度高的國家利用各種手段,將鄰近地區引導至廉價原料、勞動力。 此為殖民國對殖民地的方式,因此選被殖民的統治方式。